《原则》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本书。我今年也在考虑,为公司和自己的个人生活各自制定一些原则,并且慢慢丰富起来。所以我在今年年会演讲中,提到了我写下的一些公司的价值观和原则,当然有过去早就有的,也有今年刚刚提出来的,今天也分享给各位朋友。这是我们从做咨询服务以来就坚决执行的一个原则,也是我从华杉老师那里学会的。
我经常跟同事讲,骗人的成本很高,你要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过去的谎言。我个人职业生涯经历了许多公司在阅读量等数据上造假,这让我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作风深恶痛绝,所以我们公司绝对不去做这种事。行业中太多公司把最优秀的人才、最强的团队用来比稿,却用更弱的团队去服务已经比下来的客户,这是本末倒置。不比稿,就能把更多的精力、更好的人才放到现有客户这里,一切为已经签约付钱的客户服务,这才是正常的逻辑。有些朋友可能怀疑说,你没业务,我看你比不比稿。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比稿,我们在最困难的2020年初,全公司只有一个客户,我们也拒绝了所有的比稿邀请。早期没有业务,我们可以少收一些钱,但我们不接受比稿。营销的本质,是为顾客提供价值,并且获得回报的过程。
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价值,就是有效的咨询方案。我们公司能赚到钱,那是因为我们为客户创造了价值。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怎么才能从客户那里赚到钱,怎么才能让客户多付钱,而不是怎么才能为客户提供价值,那我们就走向了完全错误的方向。那时候客户会流失,口碑会败坏,生意会越来越差,你越想赚钱,就越赚不到钱。为客户提供价值,就是我们工作的唯一目的,别的我们不要考虑。人不是完美的动物,每个人都会犯错。作为老板,我也会犯错。
如果我们不能承认自己会犯错,如果我们在同事面前、在客户面前不能承认自己错了,那我们就永远陷在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圈中。承认自己会犯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,但是这种反思会给员工和公司带来巨大的进步。所以我们在公司的墙上印着一句话:老板的想法未必是好想法。公司,以个人能力和成绩论业绩,而不是看上司和老板的脸色行事。
如果哪一天,这个公司形成了讨好上司和老板的风气,那小马宋这家公司离倒闭也就不远了。我们要时刻明白一个道理,所有员工的收入,是来自客户的,而不是来自老板。如果我们丢了客户,我们服务不好客户,我们就没有收入。
这听起来有点反常识,因为我们公司每天的上班时间是8小时。但是,我们是知识工作者,我们没法像制造业那样给大家按计件工资去计算工作时间。我们中午还有两小时吃饭和午休,加上微信抖音等各种消磨时间的东西,一个人一天有效工作4小时,其实是很高的效率了。我不反对加班,但我反对没必要的表演式加班。不要因为你的上司在加班你就不敢走了,只要工作效率高,没必要加班。我们公司有哺乳期的妈妈,我们也允许她们早上班早下班。
我经历过许多国际广告公司,还有许多互联网大厂,看起来他们加班特别多,其实没有什么效率。每天加班到12点,结果就是第二天11点之后大家才来公司上班,到了公司又没心思工作,晃一晃就到中午吃饭了,结果就是下午2点才开始工作,接着晚上又开始加班。况且很多人加班是为了免费晚餐、加班补助和打车报销,以及表演给上司看。
刚才强调的各种高效率、不加班等等,都是希望同事们身心健康、家庭幸福。我们努力工作,最后还是要享受生活,家庭和睦。如果身体累垮了,家庭矛盾激烈,你天天加班的意义在哪里?
确实有许多客户找过来,但我们的服务能力有限,那就不要为了更高的收入让同事们玩命加班。这样做会有两个恶果,一个是项目质量下降,一个是员工身体扛不住。就像我们年会主题说的,慢慢长大,有质量地发展,而不是杀鸡取卵、寅吃卯粮。我们工作中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,有些项目已经确认了主题,确认了设计方向,但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。那你要不要停下来?很多同事就会犹豫,你看设计部已经设计了很多东西了。这个时候,不要犹豫。如果你觉得有问题了,那就立刻停止工作,找你的上司或者老板再复盘,看看有没有问题,如果有问题,那就停止工作立刻返工。而不是等到快要提案了,发现全部做错了,总比那个时候要好。我们为客户服务,就应该为客户着想,时刻以客户利益为先。在同等条件下,我们鼓励同事们优先选用和购买客户的产品。